多笔外汇订单(1 / 2)

第50章多笔外汇订单

在一阵阵三五成群的讨论声中,后排座一行人顺着过道往前走。已经下台的主持人,回到台上,拿着话筒对会场里的大家道:“各位稍等,临时有个情况要通知大家。”

边聊边收拾东西起身的众人,看到往主席台上走的那一群人,有人认出了里面几个。

人群稍稍停滞,相互低语一番,又纷纷坐了回去。林巧枝也是好奇地望着他们这一行人。

“林工,喝点水。“宣传科年轻的干事郑梅梅笑着给林巧枝递她的水壶。林巧枝接过铁皮水壶,里面是温水,正适合入口,刚刚从暖水瓶里倒出来的。

她抱着铁皮水壶吨吨吨地喝。

喝了小半壶水,她抹抹嘴舒坦极了。

她看向胡开记一行人,顺手把水壶放回桌上,纳罕地问:“他们也来参加交流会?″

“听说是为了分体研制技术!"她眼睛发亮的看向林巧枝,拎起暖水壶,把铁皮水壶蓄满水。

林巧枝微微错愕,也把目光投到主席台上。“各位辛苦了。“胡开记站上台,话筒声音传开,“自我介绍一下,我是胡开记,任职于外交部和商务部联合对外商务组,在座应该有不少人也认识我,差不多中午了,咱们长话短说…”

是的,他们这一趟,是专程而来。

自从20吨模具交付后,他们忙于保障运输,处理合同,验收货款外汇,上海展馆对外宣传……

许多工作还没有收尾,就有新的采购意向联系到他们这里。据说,在上海展出结束之后,仍然有许多人为了看到那件20吨成品模具,尤其是那件模具在进入实际生产后的表现,特意飞了过去,为此,甚至特意找中间人牵线搭桥。

看过之后,又立马转机飞来中国的不在少数。并不是只有同行才敏锐。

就好像农民,他们或许不懂工业技术,也弄不明白技术升级,但是要是县里采购了一台新的拖拉机,好不好用,保管人人都能唠两句。坏了要嫌弃,“咱们村以后可不能采购这拖拉机,不得劲。”好了肯定心动,“这拖拉机好,不费油,施肥、堆草、排灌、收割一把抓,还能发电!!隔壁村那台早两年买,可没这么厉害。”现在中国独一份的分体研制技术,就是这台"好拖拉机”让人蜂拥而来。

台上,胡开说出一记重磅消息:“…经过沟通和交流,我们目前已经接洽了六笔意向订单,如果我们有能力全部承接下来,将涉及数百万元的外汇!”听到这话,林巧枝眼睛顿时睁大,不由站直了身体。不远处温东鸣也冲她招手,做出口型:“巧枝,过来这边。”林巧枝三步并作两步的快走过去。

她主动问候道:“温厂长,王工。”

眼神不自觉朝他们身侧扫了两眼,有好些天没见到路工了,直到交流会他都没出现,林巧枝才心中隐隐确信,路工这是有别的重要任务去了。会是什么呢?她有些神往。

温东鸣给她介绍,拉回了她有些发散的思绪,“这是商务团的同志,上次咱们在广交会见过。”

“林工应该还记得我们吧!"对方扬起一个热情的笑容,看林巧枝的眼神简直像是在看熊猫。

林巧枝又不是瞎子,感受不到这股视线,顿时感觉脸颊都要被这股眼神点热。

“当然记得。“林巧枝客气道。

“是这样的,就目前的情况来看,分体研制可以应用的行业很多。“对方带来了一个消息,“其实除了这六笔意向强烈的订单,我们还收到一些其他的询问和报价,涉及各行各业,正因为如此,我们得知有这样一场交流会,才特意前来“这是一个支点,或许可以撬动巨额的外汇。”他们必须来跟进。

林巧枝不敢置信地眨了眨眼睛。

胡开记在台上,倒是说得浅一点,没有说得这么直白露骨,他看着文质彬彬的,言语却像开过的刀刃一样锋利,把一个个行业直接点名过来。也让处于亢奋状态的众人如梦初醒。

他们想要学习分体研制技术,回去做大型框架模具,回去用到高炉,轧机上,回去用到重型设备上……

难道旁人就不想?

随之而来的,就是脊背后直蹿上来的激颤感。外汇啊!

他们谁没有吃过缺外汇的苦?

他们新中国的工业体系,是以当年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为基础的,但是随着进入七十年代,设备普遍面临老化问题。设备陈旧,工业基础落后,绝大多数行业,技术水平也落后西方二三十年。比如南钢一厂。

他们的钢铁炼制目前还以平炉炼钢为主,可发达国家已经普遍使用氧气顶吹转炉。

他们的特种钢铁都依赖进口!

不仅是钢铁,汽车、电子、化工等战略性产业的核心技术,几乎全都被卡住咽喉。

可难道他们就认了?

难道他们就不发展了,从此忍气吞声服软了?当然不!

来自世界各国的外汇,是唯一能松动这些制裁、打开世界大门的钥匙。大量出口的农产品代表什么,他们谁不清楚?那是他们国家本就不发达的农业勒紧裤腰带在供养他们,想要供养出祖国的重工业,供养出国之脊梁!“这必须干了!”